数字凹坑深度仪是一种专为检测金属表面微小凹坑深度设计的高精度数字化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管道腐蚀监测、机械加工缺陷检测及模具制造等领域。其核心优势在于将传统机械式测量升级为数字化显示,通过微型传感器与智能算法的结合,实现毫米级甚至微米级的深度测量,为工业设备安全评估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该仪器采用相对法测量原理,通过测杆与基面的相对位移计算凹坑深度。测量范围涵盖0-10mm与0-25.4mm两种规格,分辨率可达0.001mm,满足微米级检测需求。基面尺寸从12mm到70mm可选,材质为不锈钢或金属,确保在复杂曲面(如平面、凸面、凹面)上的稳定接触。测杆直径≤φ1.5mm,可深入狭小空间测量,适应不同场景需求。
一、准备工作
检查仪器状态
确认电池电量充足或电源连接正常;
检查探针/测头是否清洁、无损伤;
确保显示屏清晰、按键灵敏。
校准仪器(如需要)
使用标准校准块(如已知深度的凹槽或台阶规)进行零点或量程校准;
按照说明书执行“归零”或“校准”程序(部分仪器支持自动校准)。
清洁被测表面
用无尘布或压缩空气清除凹坑及周围区域的油污、灰尘、锈迹等,确保测量面干净平整。
二、测量操作步骤
开机
按下电源键启动仪器,等待自检完成。
选择测量模式(如适用)
部分高级型号支持多种模式(如最大值、最小值、差值、连续测量等),根据需求选择。
放置仪器于被测表面
将仪器底座平稳放置在凹坑周围的基准平面上;
确保底座与表面完q贴合,无翘起或晃动。
下压测针至凹坑底部
缓慢下压测头(或旋转微调旋钮),使探针垂直接触凹坑最深处;
注意避免用力过猛,防止损坏探针或影响精度。
读取并记录数据
显示屏将实时显示凹坑深度值(单位通常为mm或μm);
待数值稳定后记录结果;
部分仪器支持数据存储、蓝牙传输或打印功能。
重复测量(提高准确性)
在同一凹坑不同位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少误差;
对多个凹坑分别编号记录。
三、结束操作
关机
测量完成后关闭电源,节省电量。
清洁与存放
用软布清洁测头和底座;
将仪器放回专用盒中,避免震动、潮湿或高温环境。
数据处理(如需要)
导出数据至电脑,生成报告或进行统计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