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水中蓝绿藻分析仪是专为水环境监测设计的高效工具,其核心功能在于快速、精准地检测水体中蓝绿藻浓度及相关参数,为水体富营养化评估、水华预警及生态保护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该仪器主要采用荧光检测技术,通过发射特定波长的光(如蓝光470nm)激发蓝绿藻中的藻胆蛋白(藻蓝蛋白约620nm、藻红蛋白约560nm),使其释放特征荧光。仪器通过测量荧光强度与蓝绿藻浓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结合多通道光谱分析技术,可精确区分蓝绿藻与其他藻类,检测范围覆盖10cells/mL至10⁷cells/mL,检测下限低至5cells/mL,灵敏度高。
一、准备工作
检查设备:
确保仪器电量充足,或已连接外部电源。
检查探头/传感器是否清洁、无污损、无划痕。如有污物,使用柔软的无绒布和清水(或按说明书要求的清洗液)轻轻擦拭。
确认所有配件(如校准液、采样瓶、数据线、便携箱等)齐全。
开机预热:
打开仪器电源开关。
根据说明书要求,让仪器预热5-15分钟,以确保传感器稳定。
校准(Calibration):
重要步骤:为保证测量准确性,每次使用前或定期(如每周)必须进行校准。
零点校准:使用无蓝绿藻的纯净水(如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专用零点校准液。将探头浸入校准液中,待读数稳定后,选择“校准”或“零点”功能,确认完成。
多点校准:部分高级仪器可能需要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多点校准。按照说明书步骤操作,输入标准液浓度,完成校准。
记录校准信息:记录校准时间、使用的校准液、校准结果。
二、样品测量
样品采集:
使用清洁的采样瓶,在目标水体的中上层(避免底部沉积物干扰)采集水样。
采集后尽快测量,避免长时间存放导致藻类活性变化。
测量操作:
将仪器探头(或测量池)完q浸入水样中,确保传感器窗口与水样充分接触,避免气泡附着。
轻轻晃动探头或搅拌水样,帮助传感器快速响应。
在仪器显示屏上选择“测量”或相应参数(如“蓝绿藻浓度”、“叶绿素a”、“藻蓝蛋白”等)。
等待读数稳定(通常几秒到几十秒),仪器会自动显示测量结果。
读取与记录:
记录测量结果,包括:蓝绿藻浓度(常见单位:cells/mL,µg/L藻蓝蛋白)、测量时间、地点、水温、天气状况等。
部分仪器支持数据自动存储或通过蓝牙/USB导出。
三、测量后处理
清洁探头:
测量完成后,立即用清水冲洗探头,去除残留的水样和藻类。
再用柔软的无绒布轻轻擦干,或用专用清洁液处理(按说明书要求)。
切勿使用硬物刮擦传感器表面。
关机与存放:
关闭仪器电源。
将仪器和探头放回便携箱,存放在干燥、阴凉、无强光直射的环境中。
如长时间不用,取出电池或定期充电。
